干旱,关于干旱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8日
今年长江出现“汛期反枯”正常吗?持续高温干旱原因何在2022-11-1808:50:10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6日18时,中央气象台宣布解除气象干旱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保护树种多样性,可显著提升森林应对干旱的抵抗力。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1日
长江流域干旱超50天,雨带真的“北移”了吗?2022-09-2113:43:14来源:国是直通车微信公众号9月17日,江西南昌,市民在水位下降的赣江边行走。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7日
今天(9月16日),江西全省有734个气象监测站最高气温超35℃,覆盖全省11个地市。由于无有效降雨,全省89%的县(市、区)出现特重气象干旱,自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0日
江西重度气象干旱已持续59天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2022-09-1007:31:0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9日,江西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06日
8月全国平均气温22 4℃,较常年同期偏高1 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预计9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5日
多家美国媒体24日援引得克萨斯州公园和野生生物管理局消息报道,因严重干旱导致河流完全干涸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5日
针对川渝遭受的旱灾,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了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到灾区实地查看灾情。董倩:张先生,今年的防汛抗旱的局面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4日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22日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2日
高温干旱叠加给农业带来哪些挑战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闫泓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9日
高温少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南方多地土壤墒情明显偏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9日
四问长江流域严重旱情:正值汛期为何干旱雨水何时来解渴?2022-08-1908:33:51来源:央视新闻今年7至8月,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四川、重庆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6日
央广网南昌8月1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鉴于当前抗旱形势,根据《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江西省防指决定自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6日
农业农村部紧急下发通知,进一步部署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工作。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6日
央广网合肥8月16日消息(记者汪称)8月16日,据安徽省水文局消息,安徽省旱情仍在持续,土壤墒情逐渐降低。8月14日实测10~40cm二层平均相对湿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1日
抗旱保粮|部分农田干旱,湖南祁阳“押水”小分队保农田灌溉无忧2022-08-1113:14:08来源:央广网央广网永州8月11日消息(记者唐丽丽实习生韩淑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 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 6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华东大部、华中大部、西南东北部、青藏高原大部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抗凝血类灭鼠剂是目前鼠害防控中最常用的一类化学灭鼠剂,但鼠类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已有研究发现干旱区部分鼠种天生对抗凝血灭鼠剂具有高耐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8日
该研究表明,杂草稻与水稻地方品种或选育品种存在基因交流,杂草稻的演化与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密切相关。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9日
由兰州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与的科研团队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西北地区沙漠的干旱周期及机制。专家表示,这有助于研判未来干旱环境的演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9日
此次,美国拉蒙特—多赫蒂地球观测站科学家纳斯安·斯戴格及其同事,汇编了两个半球的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将数据纳入一个气候模型。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8日
利用2015年一次强厄尔尼诺带来的极端干旱事件,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广西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选择元江干热河谷中40种常见木本植物,探讨了不同类群干热河谷植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2日
研究人员计算了未来时期(2050~2099年)不同排放情景下(减排、少量减排、一切照旧)全球干旱化速度的空间分布。研究人员发现,不同于变暖导致的物种向两极或高山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31日
由于受到多种环境压力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研究人员发现,不同于变暖导致的物种向两极或高山方向迁移,干旱化的方向更多样,这将增加物种迁移遇到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家从史前动物的化石遗迹中找到了答案。而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暖期结束,铲齿象动物群迅速被三趾马动物群替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3月29日,“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北京召开成果发布会,发布了《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中文版等项目成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代表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的大范围沙尘暴起源于干旱区,全球干旱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学者牵头发起了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10日
该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农业干旱监测问题,创新发展监测模型与技术方法,提高“风云三号D星”数据的国际应用能力。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20日
平均而言,针叶树的致死水势比阔叶树更低;对于阔叶树而言,热带、亚热带树木的致死水势比温带树木低。一根柱子代表一个树种,黑色虚线分别代表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均值图2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4日
事实证明,“老实泉”并不总是那么老实。Hurwitz和同事说,随着气候变化,美国西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的可能性更大,“老实泉”未来可能会减少喷发的频率,甚至可能完